郭旭達:「嚴選作品 1993-2023」


「我總感到困惑,為何特定形式與類型的材料總是相對於我而言擁有更多內在的力量。同樣地,我也很好奇,不同出身和背景的人們是如何以相同的方式對形式與材料做出反應的。而這樣的行為是否證明了人類作為一個集體物種的同質性?在我看來,那些經由形式與材料產生的情感和精神影響的共同經歷,甚至在我們的大腦能夠理解他們之前,就已經由我們的身體表達出來了。這是一種人類似曾相識的集體感覺,雖被意識所抑制,但在我們的血脈中卻持續存在。」 ​

— 郭旭達

路由藝術 紐約很榮幸呈現「郭旭達:嚴選作品 1993 – 2023」,一場涵蓋藝術家三十年創作生涯的回顧展覽。郭旭達出生於台灣,自1990年代初期以來一直在紐約生活和工作。此次展覽是郭旭達在路由藝術 的首次個展,將展出超過20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陶瓷雕塑,以及藝術家自1993年以來在其於紐約中心工作室創作的一系列版畫。

在三十多年的創作過程中,郭旭達主要使用陶土和木材創作仿生形態的抽象雕塑,奠定了藝術家獨樹一幟的風格。他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不斷對形狀進行刪減直至被簡化為基本的形式,直接碰觸本質,而同時保有著豐富的質感。他堅持以親手創作,耗時費力的工序讓這些雕塑保留了創作過程中的手感痕跡,更彰顯了材料的純粹和真誠性。

郭旭達的靈感來自於人們共同的感官體驗,即使來自不同的背景,人們卻能對同一種形體與材料產生極為相似的感動。他對於人類在用意識理解之前,由生理本能產生的深層情緒反應極具興趣。對他而言,選擇陶瓷和木材作為材料很重要,這些材料具有數千年的歷史,被多個文化民族廣泛使用,使得這些材料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象徵著跨越世代的橋樑。他的雕塑,憑藉獨特的直覺和材料處理方式,顯得陌生又熟悉。儘管這些作品以難以辨識的曲線吸引我們的視覺,我們的潛意識似乎在其中尋找被遺忘的,或者甚至是未來的形狀。

除了他獨特的陶瓷雕塑作品外,展覽還將包括郭旭達鮮為人知但同樣精湛的版畫創作。包括三組版畫作品:蝕刻版畫(1994年)、銅版畫(2015年)以及木刻版(2006年),全面呈現他過去三十年的藝術創作。

關於郭旭達​

郭旭達(1959 年生於台北)自 1989 年起在紐約生活和工作。 他曾在以下場所舉辦個展:紐約Nancy Margolis畫廊、紐約456畫廊、紐約80Washington East畫廊、紐約Fine Metal Concept畫廊、台灣誠品畫廊、法國Mic Art畫廊、京都Sokyo畫廊、東京Sokyo Atsumi畫廊。 他的作品曾參加過許多群展,包括在紐約紐約雪城的艾佛森美術館,聖達菲的新墨西哥美術館,北塞勒姆的Hammond美術館,紐約的皇后博物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賓州Wayne藝術中心、俄勒岡州Multnomah藝術中心、紐約Apex Art以及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等場所展出。郭旭達作品被以下機構收藏:國立台灣美術館、京都市立美術館、威斯康星州拉辛美術館,德克薩斯州聖安吉洛美術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Edward R. Broida收藏館,台北的國巨基金會,義大利阿拉西奧的Paraxo藝術中心、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和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自1993年以來,郭旭達一直擔任紐約大學藝術系的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