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市美術館繪畫聯展 羅迪尼 ‧ 狄克森、布萊德 ‧ 達西展出

螢幕快照 2017-11-10 下午2.32.24.png

展覽現場 ( Installation View )

羅迪尼 ‧ 狄克森(Rodney Dickson)與布萊德 ‧ 達西(Brad Darcy)受邀參與日本京都市美術館展覽。狄克森帶來發展近廿年的「花系列」作品,對比其標誌性的厚重油彩,此系列選擇將花束佇立畫面中央,透過淡雅平靜的視覺觀感傳達一如過往的反戰思想,象徵希望與和平。而擅長速寫的達西,作品「Getting Shining」則源自匯入電腦軟體的素描本塗鴉,藝術家將想法擴大融入 Photoshop 棋盤狀的預設背景,象徵靈魂之窗。此同時也為達西 2010 年作品「自我 Self」的縮影。

羅迪尼 ‧ 狄克森《人質》利物浦雙年展藝穗節—連接的地下室 展出

人質 (2016) 46分47秒Hostage (2016) 46'47"

人質 (2016) 46分47秒

2016 利物浦雙年展十月中甫落幕,路由藝術家羅迪尼 ‧ 狄克森(Rodney Dickson)今年也獲邀參與自 1996 年發起的「地下室計劃(Basement Project)」。此計劃目前設於雙年展義穗節之下,實際上卻是比1999年首屆雙年展早三年開始的藝術創作計劃。大膽多元的題材選擇,使得這個計劃能以更完整的姿態回應當代議題。狄克森展出 46 分 47 秒的錄像作品「人質 Hostage」 ,是為當今受到非人道對待之政治犯所下的註解。主角四肢被繃帶纏綁,一絲不掛地躺在地下室冰冷的石頭地板上,為了找到讓自己稍微舒服一些的姿勢,她不斷翻身扭動。地下室停滯的空氣不間斷傳來低嗚,偶爾夾雜遙不可及的鄰近街道聲。狄克森選擇留給作品無定向的結局,讓觀者自由想像主角之後的遭遇轉折。

性凌虐和情色宣乓是戰爭常見的制敵武器,無關國家或民族,這個現象已是散佈世界的刑求慣例,也使狄克森想起 911 後由美國開啟的一連串反恐戰爭,雖名為反恐行動,卻使用著恐怖分子引以為常的逼供方式。狄克森長期關注各地內戰議題,「人質 Hostage」更是拉高視野討論戰爭共享之非人道對待問題。此外,明年五月路由藝術也將帶來狄克森個人油畫展。

彼得 ‧ 辛莫曼現地製作環氧樹脂系列 德國美術館年底展出

地板裝置 Floor Installation圖片來源 Credit: Museum gegenstandsfreier Kunst

地板裝置 Floor Installation
圖片來源 Credit: Museum gegenstandsfreier Kunst

現地戶外裝置 On-site sculptures圖片來源 Credit: Museum gegenstandsfreier Kunst

現地戶外裝置 On-site sculptures
圖片來源 Credit: Museum gegenstandsfreier Kunst

年中結束位於家鄉的佛萊堡美術館展覽後,年底彼得 ‧ 辛默曼(Peter Zimmermann)將在德國奧特爾恩多夫的 Museum gegenstandsfreier Kunst 展出以環氧樹脂為主的三大系列作品——平面繪畫丶地板裝置與散佈村落的各處的衛星狀雕塑。這次作品多為現地創作,包含展廳大樓的環氧樹脂地板,即是源自奧特爾恩多夫當地的攝影圖像,經電腦數位軟體轉換解構後,再次經由辛默曼雙手將層層幻化的環氧樹脂直接繪於地板之上,呈現如水流般滋潤而清透的視覺觀感。另一專屬奧特爾恩多夫的作品則是幾件外型猶如衛星的環氣樹脂雕塑,個別循著河川佇立於綠地上,或懸掛於當地村落屋舍之旁。展覽將於今年 11 月 26 日開始。

阿奎禮贊夫婦榮獲傑出亞洲藝術獎中觀眾票選首獎

左翼 Left Wing (2016)

傑出亞洲藝術獎於 6 月初公佈他們本次的得獎名單,並由今年一月在路由藝術空間舉辦現地裝置個展的菲律賓藝術夫妻檔艾佛雷多和伊莎貝爾.阿奎禮贊榮獲該獎項中的觀眾票選首獎。此次的參展作品為艾佛雷多去年開始執行的「左翼計畫」,從印尼的米價問題延伸至對社會政治的思考,並用懸吊著的鐮刀翅膀影射政治上的不安定,在多重意涵的交錯下震撼著每位觀賞民眾。

恭賀|藝術家許哲瑜榮獲台新藝術基金會年度大獎

拍攝作業的夢 / 2015 / 130 x 118 cm / 輸出於棉紙 / 3/5版次Shooting the dream from last night / 2015 / 53 x 46 in / print on cotton canvas / 3/5 edition

拍攝作業的夢/2015/130 x 118 cm/輸出於棉紙/3/5版次
Shooting the dream from last night/2015/53 x 46 in / print on cotton canvas/3/5 edition

藝術家許哲瑜以去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麥克風試音─許哲瑜個展》拿下獎金一百五十萬元的年度大獎。獎項由台新金控董事長,也是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先生,現場揭曉並親自頒發。大獎由國內外五位決選委員所組成的國際決選團選出,由陳郁秀擔任主席,藝術評論人林志明、紀慧玲,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節創辦人弗莉.蕾森(Frie Leysen)、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首席策展人笠原美智子(Kasahara Michiko),所組成的國際決選團,針對五件入選作品進行三日的討論後所得出的結果。得獎作品麥克風試音現正於台北的北師美術館展出中。

Nunu Fine Art Artist 蘿斯・薇莉榮獲英國約翰.摩爾斯繪畫大獎!

各位親愛的藝文愛好者,

NUNU FINE ART 非常興奮的跟各位報告,我們的英國藝術家蘿斯・薇莉(Rose Wylie)獲得了英國最重要的大獎2014 John Moores Painting Prize(約翰.摩爾斯繪畫大獎),過去這個獎項頒發給許多當代藝術中重要的創作者,包括Patrick Heron(1959),David Hockney(1967),Peter Goig(1993)以及 Sarah Pickstone(2012)。約翰.摩爾斯繪畫大獎是一項公開徵件、獎勵優秀當代畫家的雙年獎項。此獎項以慈善家約翰.摩爾斯爵士(Sir John Moores)為名,其於1957年創立了此獎。獎項得主及提名候選者之作品皆會在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nnial)視覺藝術展中,利物浦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Liverpool)的沃克藝術畫廊(the Walker Art Galler)展出。我們同時也非常期待即將於十月初運到 NUNU FINE ART 的幾件作品,屆時歡迎各位朋友前來觀賞。

路由藝術群 —— Rose Wylie, Petah Coyne, Isabel & Alfredo Aquilizan參與威尼斯主題展

第 56 屆威尼斯雙年展,2015

藝術家 蘿絲・薇莉(Rose Wylie),佩塔・科因(Petah Coyne),艾佛雷多與伊莎貝爾.阿奎禮贊 (Isabel & Alfredo Aquilizan)受邀 國際上最負盛名的展演「威尼斯雙年展」的三項重要的主題策展。Rose Wylie 的作品是由 Susie Allen, Laura Culpan, and Dea Vanagan 所策劃的「舉足輕重的生命」展覽中展出。Petah Coyne作品則在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和義大利 Berengo 工作坊聯合策畫的「2015年當代玻璃展—歌德」中呈現,該展覽將同時結合當代和古典的作品於同一展廳,挑戰新的視覺饗宴。至於 Isabel & Alfredo Aquilizan 夫婦作品會由 Tagore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和 the Polo museale del Veneto 公司共同策劃展出,以「重新想像的邊境」為題呈現在觀眾眼前。敬邀您與我們共享他們的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