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薯條」:格蕾絲・梅茲勒


路由藝術榮幸宣布於紐約舉辦藝術家格蕾絲‧梅茲勒(Grace Metzler)的首次個展「家常薯條」(Home Fries)。本次展覽呈現藝術家近年的繪畫創作,進一步拓展她對社群、親密關係與尋覓歸屬的探討。梅茲勒往返於布魯克林、費城與切薩皮克灣的蒂爾曼島之間,漫遊不定的生活狀態使她不斷思索「家」這個詞在個人生命中的意涵——對她而言,「家」不僅僅意味著居所,更是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此一意義囊括於其中。

在「家常薯條」中,梅茲勒將畫面從單一個體延展至群體。藝術家筆下那些浮誇的人們徜徉於遊戲、舞蹈、晚宴等群眾活動中,以生動、戲劇化的手法,將當代的生活景象描摹地既尋常又帶點距離。梅茲勒以厚重的筆觸與飽和的色彩描繪群像,畫面中的動態與層次呼應著她過往的人生經驗。藝術家自幼隨家庭頻繁遷徙,這樣具流動與不安定性的日常,化為她畫面中的節奏與結構——在混沌之中尋找秩序,也在不斷遷移之間,重構「歸屬」的意涵。

談及「回家」此一概念,梅茲勒回顧自己曾像個旁觀者般去看待自身的經驗,如今則能以更深入、更清晰且更嫻熟的態度去理解歸屬的意義。她說道:「在繪畫裡,我能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一個會因每一位觀者相異的觀看方式而產生變化的世界。小的時候,我以為魔法只屬於別人,後來我才明白,要通往那裡,我只是得找到另一條屬於我自己的途徑。」梅茲勒的繪畫洋溢著魔法,將其如夢似幻的想像化作得以切身感受的所在。

作品如〈大洋城壽司〉、〈舉屁股〉與〈新冠Tiktok之舞〉(皆為2025年創作),展現了藝術家機智與標誌性的黑色幽默。她以誇張而銳利的筆觸,諷刺性地描繪當代的生活面貌,更藉由自身獨特的觀察視角詮釋著群體與個體之間的日常軌跡。這些場景源於藝術家自身的生活經驗,但也觸及許多普世性的集體記憶——無論是團隊運動中的互動、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抑或鄰里於「第三空間」相處的日常情誼等。

這種介於個人記憶與集體經驗之間的對話,也延伸進梅茲勒當前的工作室之中。在那裡,藝術家的創作節奏呼應著畫中於情境間流動的時間。當梅茲勒模仿着这些人物安静的日常作息和姿态,她观察到工作室和她的画作变成了一共享的环境,無論是在工作室內還是於畫面之中,人們儘管擁有截然不同的背景與成長經驗,卻都能在共享的空間裡建立起某種微妙的連結,並因而產生凝聚的力量。透過這些連結,那流動性的、難以定義的「家」一詞,在梅茲勒心中重獲安定——接受並享受那既神祕又交織複雜的真實面貌。